榜样的力量||【国奖先锋】逐梦不止,奋斗不息——柯晓春,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8级研究生
柯晓春,安徽宿松人,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8级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,师从代凯教授,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。在代凯和张金锋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, Ceramics International,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, Materials Letters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四篇,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数项。另外,研究生期间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。
投身科研,集中发力
在迷茫中前进,在彷徨中坚定。最初步入研究生阶段时我也曾因为实验上的不断失败迷茫与彷徨,但这些并没有使我心生怯意、止步不前。在导师的鼓励与自己的不懈努力下,终于得到了满意的实验数据。克服重重困难,积极投身学术科研,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,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不断成长。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”,只有勤奋的人才有资格和时间赛跑,在攀登知识高山的过程中,我收获了两点最为宝贵的财富:阅读与思考。在我心中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阅读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,在阅读大量文献的过程中勤于思考,从理解作者的观点到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,这便是思考的收获;与此同时,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,之后更加努力去读书学习,在读与思中穿梭前行,不断获得知识的积累。
劳逸平衡,拥抱生活
科研不仅是脑力劳动,也是体力劳动,身体同样是科研的本钱。在高负荷的研究阶段,我仍会花些许时间看看校园里的景色,缓解紧张的大脑。生活之中, 我对于锻炼身体尤为重视。经常会与同学、朋友一起进行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爬山等运动。因为运动不但能强健体魄,而且能有效调整思维,释放高度紧张的思绪。在与朋友的运动之中,我也能交到不少挚友,使自己并不是仅仅科研中的“学术宅男”。
把握当下,展望未来
作为一名研究生,首先应该充分的认识自我,清楚自己在这三年里应如何度过,学有所专、学有所获,一寸光阴不可轻,只有把握分秒才算不浪费人生。回首过往,不留遗憾;展望明天,静待花开。“逐梦不止,奋斗不息”。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,我便会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
用户登录